伏羲山大峡谷的溪水里,一个两岁男孩光着脚丫玩了4小时。
路人的眼神从鄙夷变成羡慕,只因为爸爸做了一件谁都没料到的事……
我家小子两岁的时候,去伏羲山大峡谷避暑。走了没多远,遇到一条潺潺的小溪,溪水清澈,这小子自己脱了鞋就下水,从上午十一点一直玩到下午三点,中间只在岸边补了补食儿。
这场面引来了不少路人侧目,孩子们满眼羡慕,大人们一脸鄙夷。
我正收拾东西准备下水陪他,就听见一位老奶奶念叨:“谁家孩子也不管管?山里寒气大,别感冒了!”
我尴尬地笑笑:“我家孩子…”
为了避免更多“关切”,我赶紧安顿好背包,脱鞋挽裤腿,跳进水里和他打起水仗。
没过多久,一些胆大的孩子也经不住诱惑,不顾父母反对下水加入了我们,打水枪、抓小鱼逮小虾,不亦乐乎。
展开剩余76%大部分家长都站在岸边一边刷手机,一边喊“赶紧出来,我们得去其他地方玩啦”,真正下水和孩子一起玩的寥寥无几。
很多家长常常这样,该全身心投入陪伴的时候缺席,用“担心身体”当借口,而不该过度干涉的时候,却这也限制那也禁止,管得比领导还宽。
我家装修时,客厅特意没买电视柜和大茶几,只放了一张长条形沙发,空出二十多平方米的地板,全是他的活动场地。
他在这里赤脚跑跳、席地而坐、趴着看书、跪着搭积木。
为了保证卫生,我特意买了扫地机器人,每天晚上扫拖一遍。
至于衣服?每天换洗是必须的,但弄脏了、磨破了,我和老婆也从不心疼,反正这个年纪的孩子长得快,衣服基本也就穿一季,坏了就买新的,四五十块钱一件,买得起。
孩子四岁以前,每次出门,我背包里必备一套干净衣服,弄湿弄脏随时换。
四岁以后,他开始明白烂泥坑之类的地方可能有危险,接触脏水容易生病,所以只要不是出远门,背包里的装备就简化成了消毒湿巾、普通湿巾、水杯和小零食。
小孩子嘛,我觉得真不必给他太多条条框框。
跪在地上玩,是他们探索世界最直接、最舒服的方式之一。大地有它的温度、纹理和气息,沙子、草地、木地板、瓷砖,每一种触感都是全新的体验。
这种全身心的接触,是隔着鞋子或者坐在小板凳上无法相比的。
他们在跪爬、滑跪中感受着力与平衡,在触摸不同材质时刺激着感官发育,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。
只要不是玻璃、金属、化学品、脏水这些明显有害的环境,不让他把脏手脏东西放嘴里,吃东西前认真洗手,我觉得就足够了。
我们总担心“脏”,却可能忽略了真感受的珍贵。
衣服脏了可以洗,裤子磨破了可以换新的,但孩子那份在自由探索中获得的快乐、自信和对世界的好奇心,却是千金难买。
过度保护看似避免了眼前的麻烦或不体面,长远看,可能反而限制了孩子感知世界、锻炼身体协调和建立风险评估能力的自然过程。
他趴在地上专注地研究一只小虫,或是奋力滑跪冲向他的玩具时,那份投入和快乐,正是我们想给孩子的无忧无虑的童年。
当然,理解并不意味着放纵,安全和基本卫生的底线要守住。
教他辨别真正危险的环境,在火锅店不乱跑、在公共道路要拉爸爸妈妈的手,在公共场合注意基本的礼仪,养成饭前便后、接触脏东西后认真洗手的习惯,这就够了。
父母只需要提供安全范围内的自由,做好必要的后勤保障,而不是用“地上脏”、“别人都不坐地上”这样的理由,简单粗暴地掐灭他们探索的热情。
童年短暂,与其把精力花在不停地把他们从地上拽起来,或者焦虑弄脏裤子,不如放下这些担忧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放手让他们去触摸土地的温度,感受奔跑滑跪的畅快。
弄脏的裤子,洗洗就好,而自由探索中收获的成长与快乐,会深深烙印在他们的生命里。
这泥土的气息,或许就是童年最鲜活、最接地气的味道。
END
发布于:河南省富豪配资-配资公司平台-配资平台下载-十倍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